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_宋疆
微信小说 > 宋疆 >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

  第一百八十八章中州集

  叶青如今的想法很简单,而这也是他拉拢武判的重要原因,便是借助泗州这个地方人流汇聚的特色,在各个地方的消息随着商队到达泗州后,经过皇城司加以汇总,或者是利用各个商队来成为皇城司延伸到北地金国、草原以及西夏的探子,从而使得皇城司的触角能够尽可能的向外延伸,而不是一到泗州再往北,便是如同瞎子一样了。

  若是说在来泗州之前,叶青还只是单纯的想要把皇城司牢牢的握在手里的话,那么随着他进入泗州城,见到了桑昆之后,他突然间觉得身处历史长河里头之后,时间完全过的比史书上记载的要快的多。

  若是按照史书上的记载,这个时候草原上的蒙古人,依然还是身处金国人统治下的水深火热之中,草原部落之间同样是混战不断,铁木真如今也完全没有在草原上声名鹊起。

  当然,即便是此时此刻,身处这段历史之中,一切还依然是在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,但那种身处当中之后,从细微之处感官到的形势紧迫感,完全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般从容不迫。

 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加了快进一样,特别是对于叶青这种知道历史轨迹的人来说,历史的车轮虽然依旧缓慢,但当你知道结果会是如何,当你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形势,都在瞬间变化着的时候,当你看着南宋朝廷依然还是如此安逸的时候,就会觉得时间过的真的太快了。

  皇城司显然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对南宋信息的掌控,何况南宋即便是再乱,这个时候除了小规模、不成气候的农民起义外,不会有其他影响朝局的大动作。

  但北面金人、鞑靼人、夏人的变化,则是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南宋朝廷的动荡与局势,所以皇城司在叶青的心里,除了是他自己的护身符外,还更要是一个遍布各国的重要情报机构的存在才行。

  如果有可能的话,他恨不得哪怕是草原深处的消息他现在都能够知道,都能够一清二楚的掌握在手里。

  武判身位皇城司的正将,又身处泗州城如此要地,完全是最为合适的人选。

  当然,在叶青看来,一个皇城司正将完全不够,但若是能够加上来来往往泗州的商队,再加上淮河对面,李清照暗地里资助的那些人,那么以泗州城为中心的情报网,就可以在短时间被自己建立起来。

  而这一切,从他渡河的这一刻,便算是真正的开始了,至于能不能把对面的近三千人拉拢过来,他相信难度不是很大,泗州城有的是商队,给里面一下子塞上三千人或许不容易,但若是长时间的慢慢渗透,加上泗州皇城司的暗中协助,这一切应该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。

  “用不用我派些人手跟随您过去?”看着叶青即将踏上金国的土地,武判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激动。

  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,能够渡过淮河,踏上被金国占据的土地,这对一个大宋的武将来说,仿佛都带着一股莫名的荣耀似的。

  “不用了。那个人不能再留着了,如果放了他,范念德或者是刘蕴古,立刻便会知道我踏入过金国的土地的事情。”叶青回头笑着说道。

  “是,末将明白了。”武判看着登上船的叶青,仿佛这一刻一下子觉得叶青原本高大的背影伟岸了很多。

  心中升起一股崇敬之情的武判,看着船缓缓驶离了河堤,不管怎么说,叶青踏入敌方疆界,并不是为了他个人,而是为了给皇家办事儿,才不惜铤而走险的举动,确实是值得他敬佩的。

  “叶统领保重,泗州之事儿末将一定替叶统领办好,让您凯旋之时无一点儿后顾之忧。”武判突然对着驶离的船喊道。

  “有劳了。”叶青的声音远远从河面上传了过来。

  就像是仿佛一下子知道了自己下半辈子的奋斗目标一样,站立在河畔的武判此刻神采奕奕、精神振奋的望着东方升起的朝阳,渐渐给清冷的淮河水染上了一层金色。

  船缓缓行驶在淮河水之上,十几人在一艘渔船上倒不是显得拥挤,一直默默不做声的老刘头,看着船已经快要到河心了,武判才率领着自己的属下离去。

  “此人可信吗?”老刘头看着叶青在船舷处,以及小小的船舱内左敲敲右敲敲的问道。

  “这船不会也是那董晁提供的吧?”叶青抬头问道。

  “没错,此人倒是颇为义气,虽然领着一群乌合之众在跟金人周旋,但也算是颇有成效。只是就像是他说的,如今不比当年了,百姓们也渐渐适应了金人的统治,见到金人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恨之入骨了。而他们之所以恨金人,要么就是家里的亲人曾经被金人所杀,要么就是因为金人而家破人亡。”老刘头颇有些无奈的说道。

  “正常,不管是哪里的老百姓,只要能够给他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,至于谁当皇帝,谁统治这片土地,他们才不会在乎呢。”叶青站在船头,迎着朝阳缓缓向北边行去。

  “其实就像是董晁所说的,要不是建康一役,以及前几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下攻我大宋朝的话,或许整个北地的百姓,已经接受被金人统治的事实了。无奈,当初完颜亮大败,残军败将退过淮河之后,为了发泄兵败之后的怒火,对沿岸的百姓又是一阵抢杀劫掠,像是在报复大宋朝廷似的,从那之后,董晁跟前原本不到几百人的队伍,一下子就扩展到了现如今的近三千人规模。”老刘头如数家珍,显然这几天在北地,跟那董晁混的还挺熟。

  加上他那见人说人话、逢鬼说鬼话的本事儿,估计这董晁已经把自己的家底抖落了个干净还不自知呢。

  “这么说来,易安居士倒是没有骗咱们,她那斜风细雨楼的女子,看来大多数还真是从北地逃亡过来的。”叶青迎着河风,脑海里莫名想起了柳轻烟,这丫头不会就是从北地逃过来的吧?

  赵明诚跟李清照按照后世的划分,都是山东人,而过了山东就是江苏,兰陵距离泗州又不是很远,会不会是……如今董晁这些人,会是李清照或者是赵明诚的亲戚呢?但他们为什么没有在最初跟着朝廷一直南下呢?

  想到随着朝廷南渡之时,叶青不由的摇头苦笑了声,显然兵荒马乱的年代,并不是什么人家都有能力能够随着朝廷南渡的,即便是大宋朝廷当时被金人追着屁股跑,不也是跑的极其狼狈,一路上不知道丢弃了多少的皇宫珍宝,才如丧家之犬般渡过了长江。

  “骗没骗的我不知道,我只是不明白,北地的这些百姓,为何竟然能够安然自在的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下,为何像董晁这样的有识之士这么少呢!要是能够多一些董晁这样的义士,我大宋朝收复中原,拿回失地怕是就没有……。”老刘头忿忿的不满道。

  “快别瞎扯了你,朝廷除了岳飞等人那些年打过淮水外,这几十年何曾想过收复失地?叫嚣的都是百姓,但朝廷跟官员压根儿就没有想过,在他们看来,要是能够一直如此相安无事、划河而治才好呢。”叶青笑了笑,望着淮水对面的树林里,时不时冒出来的人影说道。

  “何况……。”叶青不由的想起了他在斜风细雨楼时,给柳轻烟念的那首元好问的摸鱼儿。

  元好问被尊为北方文雄、一代文宗,即便是在金国衰落、被蒙古人打的继续往南撤退时,也没有想过投向所谓的正统大宋,反而是在蒙军攻下汴京,金哀宗继续向南逃时,向耶律楚材推荐了多达五十四名的汉家文人。

  之后在被蒙古人俘虏的日子里,元好问痛心金国的亡国,并为了以诗存史,编辑了金国已故君臣诗集《中州集》,而之所以以“中州”名集,则是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。

  想到这里,叶青又是一阵的苦笑,这或许就是华夏民族的奴性吧,也或许就是儒家文人士子的奴性,就像后来的满清叩关开始,中原有多少人文人士子不愿意被满清统治,而宁可被杀头也不愿意留辫子。

  可当满清没落之时,当三民主意开始大行其道时,又是有多少迂腐的文人站了出来,慷慨激昂、气愤填膺的不愿意剪掉辫子,不愿意剪掉所谓老祖宗的法度。

  如此可笑的事情,确实能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接二连三的上演,不得不说,这个讽刺的罪名应该归于……。

  “都头,到了。那位便是董晁。”老刘头在怔怔发愣的叶青耳边低声说道。

  叶青恍然醒悟过来,看着船已经缓缓靠岸,对面十数人从树林里钻了出来,为首之人与皇城司的几个禁卒,一同向河岸边大步走了过来。

  于是也立刻率先跳了下去,终于踏上了他自从来到大宋之后,就一直想要亲眼看看,被金人统治下的北地,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。

  毕竟,即便是后世的史书上,记载的也并没有很多关于金国统治后的民生百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xxs123.cc。微信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wxx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